最近天儿热得厉害,打网约车时,我碰上了件糟心事。一上车,瞧见车内贴了张告示,写着 “如需空调扫码 3 元,自动开启”,还注明 “特惠订单不含空调,自愿消费”。我当时就傻眼了,打车费里难道不该包含空调服务吗?咋还单独收费呢?
我跟司机理论,司机无奈地大倒苦水,说现在网约车平台竞争激烈,各种低价特惠单、一口价单特别多,平台抽成又高,到手收入少得可怜。就拿他的车来说,开一天空调,成本得多出好几十块,实在负担不起,所以才出此下策。
后来我了解到,这种加收 “空调费” 的情况虽说不是普遍现象,可也并非个例。不少司机都在抱怨,开空调增加的成本,让本就不高的收入更是雪上加霜。有的司机算过,夏天开空调,一个月额外支出能有近千块,除了空调费,还有车辆保养等其他开销。尽管部分平台会给司机发高温补贴,可规则复杂,补贴金额有限,很多司机根本拿不到多少,对减轻负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。
但站在咱乘客的角度,大夏天打车,要求开空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。谁愿意在闷热的车里遭罪呢?况且,从规定来看,《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》明确要求驾驶员 “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、使用音响、视频、空调等相关服务设备”,网约车运营服务也应符合这一标准。所以,乘客要求开空调,合理又合法。
展开剩余50%我联系了几个网约车平台,客服都说乘客不需要支付空调费,司机额外收费属于违规行为,乘客可以投诉,一旦核实,司机将面临扣除服务分甚至封号的处罚。可即便如此,仍有司机冒险加收费用,说到底,还是运营成本与收入之间的矛盾在作祟。
仔细想想,这 “空调费” 之争,根源在于网约车平台的运营模式。平台为了吸引乘客,推出各种低价优惠,却没合理分担司机的运营成本,导致司机压力大增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不能光靠乘客和司机扯皮,平台得负起责任。比如说,优化抽成比例,让司机能有合理收入;把高温补贴规则设置得简单明了些,真正让司机受益;甚至可以考虑,在打车费用里明确包含空调等基本服务费用,避免模糊地带引发争议。
对咱们乘客而言,要是碰上不合理的收费,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,向平台投诉反馈。同时,也得理解司机的难处,大家互相体谅,在沟通时态度好一些,避免矛盾升级。只有平台、司机、乘客三方共同努力,才能让网约车服务在夏日里既清凉又舒心,不再为这 “空调费” 闹得不愉快 。
发布于:广东省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